大家好,今天小热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古代历史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代历史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一、中国古代历史分期有几个阶段?
中国古代历史分期包括以下几个阶段:
1. 上古期:涵盖先秦两汉,时间跨度从公元前3世纪之前至公元3世纪。
2. 中古期:从魏晋时期至明朝中期,时间跨度从公元3世纪至16世纪。
- 第三段:魏晋至唐朝中期(天宝末年)。
- 第四段:唐朝中期至南宋末年。
- 第五段:元朝初期至明朝中期(正德末年)。
3. 近古期:从明朝中期至1919年“五四”运动,时间跨度从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。
- 第六段:明朝嘉靖初年至鸦片战争(1840年)。
- 第七段:鸦片战争至“五四”运动(1919年)。
先秦文学可进一步细分为夏商、西周春秋、战国三个时期。
二、我国古代历史有多少年?
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排列:夏、商、周、秦、西汉、新朝、玄汉、东汉、三国时期、晋、南北朝、北朝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十国、北汉、宋、辽、西夏、金、元、明、清
夏朝:约公元前2029年-约公元前1559年,共计:471年
商朝:约公元前1559年-约公元前1046年,共计:438年
周朝:约公元前1046年-公元前256年,分为西周、东周,东周又分为春秋、战国,共计:867年
秦朝:公元前221-公元前206年,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,首称皇帝,共计:16年
西楚:公元前206年-公元前202年,西楚霸王项羽,共计:5年
西汉:公元前202年-公元8年,汉高祖刘邦,共计:210年
新朝:公元8年腊月-公元23年10月6日,新太祖建兴帝王莽,共计:16年
玄汉:公元23-25年,汉更始帝刘玄,共计:3年
东汉:公元25-220年,汉光武帝刘秀,共计:196年
三国:公元220-280年,魏、蜀、吴三足鼎立,共计:61年
晋朝:公元265-420年,分为西晋(265-316年)、东晋(317-420年) ,共计:156年
南北朝:公元420-589年,共计:170年
隋朝:公元581-公元618年,隋文帝杨坚,共计:38年
唐朝:公元618-907年,唐高祖李渊,共计:290年
五代:公元907-960年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,共计:54年
十国:公元891-979年,共计:89年
宋朝:公元960-1279年,分为北宋(公元960-1127年)、南宋(公元1127-1279年),共计:320年
元朝:公元1271年-1368年,元太祖孛儿只斤·铁木真,共计:98年
明朝:公元1368-1644年,明太祖朱元璋,共计:277年
清朝:公元1644-1912年,清太祖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,共计:268年
扩展资料
中国地图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高等灵长类中华曙猿在4,50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江南一带。考古证据显示224万年至225万年前,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,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巫山人、元谋人、蓝田人、南京直立人、北京周口店直立人等。这些都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。
中国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是经过以下几个阶段:以直立猿人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期(距今约50至40多万年前),接着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晚期,以山顶洞人为代表,距今约在20至10余万年前。
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性文化是裴李岗文化,这一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,社会尚无明显分层。紧接着是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中期,这一时期,社会性质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,社会贫富分化逐渐加深,同时生产力水平有显著提高。
而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,大约出现在四千多年前。目前考古工作已经在长江、黄河流域发现数个属于这一时期的城址群,如中原城址群、江汉城址群、海岱城址群等。这或许表明在龙山时代,社会的组织形态发生较大的转变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中国历史朝代
三、中国古代十大历史故事
中国古代十大历史故事包括:盘古开天地、女娲补天、炎黄战蚩尤、大禹治水、烽火戏诸侯、卧薪尝胆、孟姜女哭长城、鸿门宴、三英战吕布、玄武门之变。
1. 盘古开天地:传说中的盘古用神力开辟了天地,之后他的身体化作了宇宙间的各种元素。
2. 女娲补天:女娲炼五彩石以补天,并创造了人类,建立了人类社会。
3. 炎黄战蚩尤:炎帝和黄帝联合对抗强大的蚩尤,经过激烈战斗最终取得胜利。
4. 大禹治水: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,三过家门而不入,终于成功,建立了夏朝。
5. 烽火戏诸侯: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,点燃烽火戏弄诸侯,最终导致国破人亡。
6. 卧薪尝胆: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奴后回国,卧薪尝胆,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终雪前耻。
7. 孟姜女哭长城:孟姜女寻夫至长城,得知丈夫死讯后痛哭,长城为之倒塌。
8. 鸿门宴: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过刘邦,刘邦后来成为项羽的劲敌,最终取得胜利。
9. 三英战吕布:吕布在虎牢关前与关羽、张飞、刘备三人激战,最终败下阵来。
10. 玄武门之变:李世民在玄武门伏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,成功夺取皇位,建立了唐朝。
四、古代历史书籍有哪些?
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,种类很多,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种。 正史:以纪传体、编年体的体例,记载帝王政绩、王朝历史,人物传纪和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。如,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。除少数是个人著述(如司马迁的《史记》、范晔的《后汉书》、陈寿的《三国志》、欧阳修的《新五代史》)外,大部正史是由官修的。 别史:主要指编年体、纪传体之外,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;由著名学者创作的,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。比如《汉晋春秋》 杂史:只记载一事之始末,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,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。 野史:有别于官撰正史的民间编写的史书。 稗史: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,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,如清代人潘永因的《宋稗类钞》,近代人徐珂的《清稗类钞》。有时也用来泛指“野史”。
编辑本段史书的分类
按照体例分类
纪传体:纪传体史书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《史记》,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,用“本纪”叙述帝王;用“世家”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;用“表”统系年代、世系及人物;用“书”或“志”记载典章制度;用“列传”记人物、民族及外国。历代修正史都以此为典范。又如《汉书》。有个别的正史没有书或者志,比如《三国志》 编年体:编年体史书按年、月、日顺序编写,以年月为经,以事实为纬,如《左传》、《资治通鉴》等都属于这一类。 纪事本末体:创始于南宋袁枢的《通鉴纪事本末》。这种体裁的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纲,重要史事分别列目,独立成篇,各篇又按年、月、日顺序编写。现有九部纪事本末体的古籍。 国别体:国别体史书创始于《国语》。国别体史书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。分载多国历史。如《战国策》都属于这一类。
按时间和空间分类
通史: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,如西汉司马迁的《史记》。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,下至汉武帝时代,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。 断代史: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,创始于东汉班固的《汉书》。二十四史中除《史记》外,其余都属断代史。 国别体: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。如《战国策》。 另外,还有记载各种专门学科历史的史书称专史,如经济史、思想史、文学史、史学史等。
编辑本段纪传体史书的体裁
本纪,是按年月顺序编写的帝王简史,以记载帝王的言行为中心,兼述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外交等重大事件。 表,是用表格的形式,谱写人物和事件。 书,是有关各种典章制度以及某些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专编。 世家,用来记载王侯封国以及历史上重要人物的活动。 列传,主要是人物传记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