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华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学历学位经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学历学位经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第二学位算工作经历吗?
第二学位不算工作经历,这个只能算是你的学习经历,而且一般情况下在学的时候是可以和本科学习同时进行的,也就是最多能算你的学习经历而不能算工作经历。另外,在工作之后一边读书一边工作的话,这个时间可以算作是工作时间,但不能算工资经历。
读博士或者拿到博士学位以后经历和感受是怎样的?
博一时雄心勃勃要做出一番大事,每天很有劲儿的读文献,了解课题。但是由于我不会高效地读论文,所以效率比较低。
博二时身边已有同学有了科研成果,这时心情焦躁,但是又要劝自己耐住性子做实验,搭实验台或者是编代码,一边学一边干,用到的工具和遇到的困难都是从零开始研究。
博三时,身边有同学够答辩资格了,我的实验结果一直不好,我都怀疑这个实验方案是不是不靠谱,此时会有同学开始失眠。
博四和博五就是看看手头的科研成果和学校的毕业要求还差多少,快点补齐,准备毕业走人。
除此之外,还要兼顾老板的项目或者申请出国等机会,或者男女朋友之间的事情。
毕业拿到证时,那真是人生最高兴的事情,没有之一。想去哪里得瑟就去哪里得瑟一下吧。
刚读博士的时候比较迷茫,痛苦,纠结,伴随失眠;过了半年感觉信心满满,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;做实验的时候很熬人,等到写论文的时候感觉思路清晰,我做的都对,发论文的时候感觉突然轻松了,改论文的时候真痛苦,论文被录用后感觉成就满满。我还没毕业,不知道毕业后是什么感觉,但是从身边朋友来看,可能比较开心吧!
读博士期间的辛苦付出有了回报,拿到学位总是会感觉一阵轻松,以为革命成功,可以舒舒服服享受人生了。这基本上就是最初的感觉,很轻松很惬意。对比还在辛苦之中煎熬的师兄师姐,师弟师妹,更是如此,觉得自己很幸运也有成就感。殊不知,随之而来的烦恼可能更多。个人问题,家庭问题,妻儿老小,工作和生活,人际关系,事业和前程等等,没有一样会让你轻松。这就是现实。
博士后是什么级别的学者,是一个学位的称呼吗?
答题/帅小西De--期待为您解惑!
答题之前,小西先预祝各位申报"第65批博士后面上资助"的各位博士后顺利获批。记得2018年是4月28日出的公示结果,和自科青年基金类似,一个博士后面上资助对于普通的青年教师(青椒)的科研起步还是帮助挺大的。尤其是在双非院校,部分学科职称评定时将"博士后面上资助"认定为省部级科研项目。
博士后在圈内被部分人称为"第三类人",即在高校无编制、无学籍,非职工、非学生,待遇主要看地区(经济发展)或单位(流动站/工作站)的引人条件。一般来说,企业是博士后工作站,高校科研单位是博士后流动站,如长沙市的人才引进政策中仅对非事业编的博士后给予10万元补贴,如在高校肯定是优先入编,无法获得这笔补贴的。
博士后是不能被称之为某个级别的学者,不少人都是直接称呼为"XX博士",如王博士,毕竟博士后进站的前提就是取得博士学位。就我身边的朋友,很好有喊某人为博士后的,除非是合作导师,如"李博后"听起来怪怪的有没有?
不过,博士后进站会和单位签订协议,期间发表的论文等成果不是非常突出的,一般只能计算入协议内履约的成果,而无法和正常教职工一样获得年终的科研绩效奖励。在不少高校内,学院的工会福利,如电影卡、购物卷都没有博士后的份。医保、社保、公积金的话,至少小西见过的高校或科研院所都是提供的,额外提供2000元/月的租房补贴。
以长沙市为例,博士后享受副教授待遇,年收入约10万元,每月到卡7000多(含2000元/月房补)。不同地区或单位能给的待遇差异还是比较大的,如广东工业大学等院校已开出30万元/年的条件吸引优秀博士后进站。
之前,小西自己做过高校的在职博士后,和不少人聊过类似的话题。选择进高校做师资博士后的有2种常见情况:1)不够学校引人条件,走师资博后渠道缓冲,等论文或其他成果出来再入职。2)借助博士后平台(比工作的院校要好)做出一些较好的科研成果,且拓展自己的人际圈(博士后合作导师、同门),认识一些自己所在研究方向的朋友。
国内博士后的环境其实还是不错的,不少院校给出的待遇已超过国内平均水平,尤其是数据库、图书馆等还是极为方便的。但是,博士后一般是2年,大部分会进入团队后调整研究方向,想要在2年内有一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容易。之前,还要求不能做本学科的博士后,换个学科难度更大。另外,在30-35岁的科研成熟期(黄金期)"搏"在博士后2年,压力和风险都不低,小西就认识不少博士后找到合适的高校准备入职后,在原单位直接提前出战、退站的。
当然,博士后更不是一个学位,我国的最高学位是"博士",如攻读博士学位,但是常常称"做博士后"。小西在前面也介绍到,博士后非职工、非学生,但是在小西看来因为具有不错的收入,更倾向于是"工作"。其实,在不少博士求职时就会发现,博士后流动站都在缺人,各类大型、国家重点实验室、杰青、长江、青千团队都在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。
在小西看来,相比"青椒"或博士生,博士后的性价比更高!而且,博士后流动站的审核相比高校的博士人才引进简单快捷(3-5天通过审核),可以更快的融入团队工作。当然,不少人选择去国外顶尖实验室做博士后也是很好的选择!
2019年最知名/火的博士后,你们猜猜是谁?
▼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,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!
到此结束,以上就是小华对于学历学位经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学历学位经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